《“双减背景”下智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课题阶段性成果(二)
学科融合,项目探究
随着2022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落地,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实践操作、动手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成为了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朝前路实验学校小学部在《“双减”背景下智慧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课标中的关键能力或概念,在跨学科项目化作业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尝试,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跨学科项目化作业中。
一起来看小学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成果展吧。
主题1:《我要的是葫芦》
涉及学科:语文、科学、音乐、美术
本次主题围绕语文课文《我要的是葫芦》展开,学生从课文的基本内容出发,学会了形容词的运用,并体会、总结了课文中这个人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和道理。接着,从葫芦出发,学生还知道了葫芦的不同作用;欣赏了葫芦的工艺品;倾听了葫芦丝的优美旋律。最后,还动手创作了属于自己的葫芦,既提升了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葫芦的了解。
主题2:《植物生长需要什么》
涉及学科:科学、劳动
学生在科学课上通过学习《植物生长需要什么》,知道了植物生长需要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等。接着,通过动手制作泥塑《盆景雪松》,用直观的方式加深对植物生长要素的理解。姿态各异的雪松塑绘出了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呈现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主题3:《我在苏州学非遗》
涉及学科:音乐、历史、美术
本次主题围绕“苏州市评弹学校”展开,学生通过自主前学,收集了很多评弹相关的知识,并对苏州评弹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实地参观中,孩子们用心感受,认真聆听,还积极参与了苏州话教学和乐器弹奏的互动环节,切身体验了评弹,同时也领略了传统艺术的魅力。活动后,孩子们还想给评弹演员们设计好看的专属服装呢!
主题4:《创意七巧板版画》
涉及学科:数学、美术(版画)
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智力玩具。当七巧板遇上版画,充分融合了数学几何图形和艺术的想象之美,既加深了对已经学过的图形特征的认识,发展了初步的空间观念,还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提高了艺术修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题5:《Lapbook (翻翻书)》
涉及学科:英语、美术、劳动
学生经过课内单元主题学习,了解相关主题的单词,句型,对话,儿歌等,通过手工、绘画、图片等形式展示本单元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全面立体地认识一个主题。本次主题学习方式,以孩子兴趣为主,既可以培养学生自行归纳、梳理单元知识的能力,还可以培养自主探究、实践创新的能力。
主题6:《你好!春天》
涉及学科:语文、美术、劳动
“好雨知时节,当初乃发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孩子们用双手将一首首春天的古诗融入自己的作品中,那一张张干花书签与一个个树根贴画既寄托了他们对春天的美好期望,也是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良好表现。
跨学科项目化作业的落实,需要教师团队的智慧与勇气,需要行动与思考,本课题组成员必将且行且思,通过不断挖掘资源,扩大实践,深入探索,让核心素养在实践中生长,让综合素养在“智慧作业”中积淀。
一校一审:顾 婷
二校二审:顾 婷
三校三审:沈菊芹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