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合作”课程项目第四站:见证历史传承——探寻苏州市名人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为打开学生视野,坚持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温柔的春风里,朝前路实验学校小学部二1班的孩子们一起前往苏州市名人馆,探寻名人足迹,在这里展开小学部第四次“家校社合作”课程项目活动。
一、自主前学:
活动一:了解馆藏历史。
在游览之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了解名人馆的馆藏现状,知道了很多苏州的历史名人,有吴地始祖泰伯、仲雍,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夫差,三国时吴王孙权,北宋名相范仲淹,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元四家”之一的黄公望,以及被称为“蒯鲁班”的香山帮匠人鼻祖蒯祥等,为实地考察做好准备。
活动二:古诗赏析。
“江山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一句句脍炙人口的诗句,让人不禁想要一探作者的生平故事。
活动三:自主查阅。
教师为学生重点介绍了范仲淹以及苏州“贵潘”家族的历史,学生还自主调查自己感兴趣的苏州名人,并及时进行了分享,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探索实践
活动一:学习参观。
学生全部到达,探寻名人足迹正式开始。在学习参观正式开始之前,学生们在前厅观看了名人馆的宣传视频,认识与苏州渊源较深的诸位名人:白居易、唐伯虎、范仲淹……许多课本上的历史人物跃然于纸上,与学生展开一场古今的对话。接着,宣讲老师又给孩子们讲解了“金砖”的来历,带领孩子们认识篆刻的魅力:“南京解元”“石田”“十州”……学生在名人篆刻中追溯名人往事,拍拍历史的尘埃,走进了历史长河。
活动二:追溯足迹。
接下来的活动中,老师带领孩子们进入了先秦至宋元的展厅,孩子们了解了白居易,认识了泰伯,明白了南方端午节的纪念者伍子胥,接触了吴越争霸的历史……讲解老师还带领孩子们进行了“演绎名人风范”活动。学生分小组pk,模仿伍子胥的形象,做好动作,风采最佳的可以得到奖励。
队伍继续前进,孩子们来到了明代厅和清代厅,在这里认识了四大才子,联系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知道了徐祯卿;在讲解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一起走进郑和,走进了明朝最辉煌的一段历史,打开了明朝在外贸易的视野,从此,郑和的名字将连同明朝一起深深刻在孩子们的脑海中。
进入到近现代展厅,孩子们了解了各行各业与苏州有关的名人:王淦昌、叶圣陶、费孝通 ……在这里,孩子们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希望将来也能成为他们!
活动三:实践体验。
最后在状元厅,孩子们了解了解元、会元以及状元的相关知识,并进行了投壶游戏和书签制作。通过投壶游戏,孩子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休闲娱乐方式,进行了一次趣味性的古今对话;通过书签制作,将春天与自己的收获浓缩在一张小小的卡片里,成为他们珍藏的回忆……
三、延学设计
为了巩固学习体验,孩子们分小组交流学习收获,说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名人,并结合之前做过的小调查,为自己印象最深的名人做了一个小传,这都是学生沉甸甸的收获,也正是开展学习活动的意义所在!
“家校社合作”课程项目活动的开展,给了孩子们古今对话的平台,让一个个历史中的名人们“再现”,在活动中与孩子们完成一次交流,对宣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大的意义。孩子们也认识到了历史的趣味和真实,树立文史意识,以史观今,明白历史的现实意义!
一校一审:江晨晨
二校二审:顾 婷
三校三审:沈菊芹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