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耕不辍 常思常新
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专题培训
论文撰写是教师日常教学思考的一种展现,更是教师睿智的表达方式。为提高我校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论文撰写能力,提升教科研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9月21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主题为“笔耕不辍、常思常新——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专题培训”,并有幸邀请到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副主任张久旗老师作为专家莅临培训指导,本次活动由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杨勇主持。
讲座伊始,张主任指出教师在撰写教育科研论文中的遇到诸多问题与困难,又以苏州特色水八仙为例向教师们阐明,案例写作是一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最有效方式。
接着,张主任对什么是案例写作进行了自己的剖析,指出:案例写作是建立在我们身边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基础上的写作,通过描述或者引用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案例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以及蕴含在案例背后的教育教学规律,探寻问题的解决策略,总结归纳典型经验,为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论文写作。
随后,张主任向大家介绍,案例写作具备鲜活生动、真实可信、可借鉴等特点,是比较好入手的一种写作方式。但是,研究者在撰写案例特点时,大家要注意教育案例与教学案例的不同写作方式。前者基本规律:确定主题、描述案例、交代解决策略、探寻意义价值;后者基本规律:确定主题(灵魂)、搭建维度(骨架)、适配几个片段(血肉)。张主任为了让老师们更好的理解案例写作,又以几篇经典案例论文为例进行了剖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最后,张主任建议教师要养成记录案例的习惯,养成写案例的习惯,养成摘抄优秀文章的习惯。
讲座结束,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杨勇老师对专家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呼吁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以写作为抓手,立志、努力、尽快走向科研之路,要耐得住寂寞与时间,守得住初心和方向,向着既定的目标,坚持再坚持,努力更努力,向着名师目标出发。
本次开展的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专题培训活动,提升了教师的写作信心,教会了教师写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写作提升和专业成长。教师们纷纷表示,听了张老师的讲座以后,增强了写作信心,明确了目标,笔耕不辍,终能常思常新。
聆听讲座后,青年教师如是说
今天下午听了张久旗老师关于《案例写作:中小学一线教师论文写作的重要方式》的讲座,受益匪浅。张老师从四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如何撰写高质量的论文。为什么选择案例写作?我们中小学老师接触到的都是鲜活的案例;案例写作具有:鲜活生动、真实可信、写作难度低、发表率高、容易通过等一些特点;案例写作的困难包括:要随手记录、缺少深度、没有灵魂和主线、不知如何构思和表达。同时,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些教育案例,包括同伴教育、边缘化学生的课堂教学等。这个讲座非常实用,以前一遇到要写论文的时候我就头疼,听了张老师的讲座以后,增强了写作信心,明确了目标,真实记录,自我成长。
——小学部崔磊老师
今日很荣幸聆听到张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充满了教育智慧,让我觉得论文写作变得更加有迹可循更加清晰有方向了,“笔耕不辍,常思常新”。论文的写作离不开学习和积累,特别是平时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我会谨记张老师的几点建议,在日常教学中养成记录案例、写案例反思、摘抄优秀文章的习惯。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有目的地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实践。只要肯动脑筋,肯花功夫,每一位勤于学习积累.善于研究探索的教师,都能够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
——中学部张梦婷老师
论文写作是每一位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完善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好方法。但是作为新教师,不管是在教学实践还是教学理论方面,我们都没有很充足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面对论文,我没有足够的信心。但是经过这次张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了论文的写作技巧,我们明白了论文这只纸老虎并不可怕。论文能够帮助我们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归纳教育教学方法,关键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满激情,做个有心人,做好积累。实际上,我们身边论文的题材丰富多彩。要写出好论文,必须要留心观察,才能捕捉到思维的火花。当然,自身的理论基础也要加强,广泛的阅读就必不可少。听了张教师的经验之谈,我对论文写作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相信在未来的写作论文路上我会更加自信,走得更远。
——中学部黄斯玉老师
教师从事着教书育人的重要工作,更要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张主任的科研培训以案例写作为主题,深入浅出,有方法指导,更有实例分析,令我们受益匪浅。通过培训,我明白了案例分析有鲜活生动、真实可信、可参考等特点。一篇好的案例分析,必须有主题、维度和片段三大板块。主题是一篇文章的内在灵魂,维度是文章的坚固骨架,而片段则是文章丰厚的血肉。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应该细致观察、努力发现、认真研究身边的各种教育教学案例,养成随手记录新鲜案例、定期书写案例反思、经常摘抄优秀文章的良好习惯。青年教师应该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小学部杜心逸老师
教育教学总在路上。我们作为一线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实现以研究带动日常工作是我们前进的目标。教师发展中心张久旗老师以案例写作为抓手,为我们带来了生动详实的一课。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感触颇深的在于:针对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中的困难,诸如缺少积累和深入思考,没有灵魂与主线的问题,张老师勉励大家关注与学生的互动,课堂的反馈,立足一线教师的独有优势,开拓教师教育科研之路。同时,针对一线教师科研论文的构思与表达困难,张老师以丰富的教育和教学案例,现身说法,展示了思考落脚于纸笔的过程与方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成于思,毁于随。”作为一线教师,思考与实践,落实与反思,唯有教育研究能够承载,而笔耕不辍,终能常思常新,为教育教学带来新的发展与希望。
——初中部宋静秋老师
作为刚刚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一名新老师,总是不自然的用读书时的思维和方式来写作,虽知道不妥,但又找不到方向和落脚点。今天,张老师以案例式写作为主题的讲座,为刚刚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我,指引了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谨记张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秘诀:1.养成记录案例的习惯。2.养成写案例反思的习惯。3.养成成摘抄优秀文章的习惯。踏实教学,认认真真研究,在积累中不断沉淀,期待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小学部范若愚老师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