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特色建设>公民教育>详细内容

公民教育

快乐返校 从“心””开始 ——新学期学生、家长、教师心理调适攻略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30 10:30:44 浏览次数: 【字体:

新学期已至,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的调整,难免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学生、家长及教师们心理上的不适感或焦虑感。

为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更好地帮助大家尽快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与工作,针对学生、家长及教师三大群体,现汇总成开学心理指南供您参考,帮助大家调整状态,轻松返校,做好开学准备。


850cca8856bf485581be70dace4dc009.png


快乐学生篇


1.调适情绪,接纳假期的结束

时间流逝,暑假又将结束,马上要开始规律的学习生活了。让我们对自己说:新学期请努力学习、快乐成长,等学了很多知识,又是寒假了!


2.调整心态,积极迎接新学期

新学期对每个同学来说都是新的起点,无论前一个阶段你的表现如何,那都是过去了。新的学期,每位同学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谁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谁能交到好朋友、谁有更健康的体魄、谁更会解决问题、谁过得更快乐……这一切都是未知数,而这一切,都等着你去发现。


3.调整生物钟,适应新学期的时间规律

放假以来,我们的生物钟被假期改变了。在开学前,为了避免我们的身体不适应早起,我们可以调好闹钟,按照上学时的早起时间、早餐时间、上课时间来要求自己在相应的时间完成要做的事。

同学们,新的学期,相信大家能做得更好,积极勇敢地挑战吧!


用心家长篇


1.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

面临开学,很多孩子会出现一些“身心症状”,比如: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注意力无法集中、和被窝难舍难分,与电子产品形影不离……面对孩子可能出现的以上种种“开学综合症”,家长应该及时关注、了解孩子,用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静心收心,让孩子从内心对新学期充满期待。


2.为孩子创设“收心”环境

开学在即,家长要督促孩子调整生物钟,按照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执行,按时为孩子准备一日三餐,以便孩子更好地适应开学后学校的生活节奏。


3.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在商讨中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工作,把孩子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榜样、重点需要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幸福教师篇


新学期已经开启,老师们也将回到学校进行开学前的准备工作。由于疫情复杂,防疫工作和教书育人等压力,教师们请先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和自我关怀。


1.接纳开学前后的各种心理反应

学生新学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老师也需要。老师们在暑假有一段时间休息,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开学后就要早出晚归了,情绪上多少会有波动,这是正常的。可以与同伴聊一聊,说一说,相互支持、鼓励,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与支持,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况,适时让自己休息。


2.放松自己并合理安排工作

九月是新学年的开始,老师们也要迎接新的学生,这会带来了解学生、认识家长、接手班级管理安排等多项工作,老师可梳理工作内容,根据工作轻重缓急忙而不乱中一一处理,在繁琐工作中理出头绪。

3.了解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清单

作为老师,相信大家都多少知道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比如:

(1)音乐调节:各种声音通过耳朵被人感受,如他人的赞扬声、指责声、议论声、谩骂声等都会影响你的心态,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可缓解不愉快的心情。

(2)生理保健:规律的作息,吃好三餐,多喝水,多运动,做些自己喜欢的美食等;良好的生活与自我保健行为对心理的感受很重要。

(3)美化仪容:人都喜欢看美好的事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可以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帅气、精神一点,自己看着开心,学生也会喜欢。

(4)多看正向信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会接收到很多信息。如果经常接收负向信息,会把自己的心情弄糟,而有选择地接收正向信息,会让自己心情愉悦,心中充满正能量。

(5)学习一些放松技巧,用平静减少焦虑。如果觉得自己的状态不是太好,请给自己一点独处的时间,可以盘腿而坐,直起腰背,闭上眼睛,防空心思,感受当下的情绪,和当下的自己待在一起。


图片


及时寻求必要的帮助

如果有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记得向身边的人求助哦!

校内心理辅导:

欢迎来到朝前路实验学校“温馨港湾”(正则楼底楼东楼梯口)。

校外热线:

“苏老师”热线:0512-65202000(9:00-21:00),苏州工业园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热线:0521-69995561(9:00-17:00)。


新学期,新气象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砥砺前行!



终审:周青松2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