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媒体报道>详细内容

媒体报道

媒体聚焦]未来学校|张锴:构筑“博雅体系”,落实“科技属性”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2-09 15:17:05 浏览次数: 【字体:

校园文化,是教育属性与人文感性的结合,既有普世价值之上的教育共性,也有一校一品的学校特色与个性。“注重教育发展内涵,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未来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探访,今天我们走进的是朝前路实验学校。

4cadd6b753f6470da25b85602b1ef4ea.jpg

吴淞江畔,高教区旁,青瓦墙透古韵,博雅堂披霞光。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创办于1958年8月,并于2020年完成改扩建。

学校融合独特的近代建筑风格,并延续吴地文化韵致,庄重大气、灵秀典雅,随处可见各种绿植,力争成为江南最美校园范式。

254cf6c3341d4cdf9dfb64bfbc8b355d.png


1、朝前“三园文化”

和谐生活的家园 

校园近现代建筑元素的设计组合,表达出庄重大气、灵秀典雅的学院风格。走进校园,穿过中榉广场,“博雅教育 奠基人生”办学理念呈现门厅上檐。门厅内校园“沙盘”尽显设计布局:中轴布局,东西对称,严谨而灵动。以钟楼、穹顶、柱廊、少科院为视觉中心,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挑高的拱廊,复古的钟楼,穹顶大剧院,处处传递着建筑艺术的美感。

5f3c31b9ae184b4780ee1fa8c6091aa4.jpg

四季流转的花园 

静谧之庭、厚德之庭(春)、水漾之庭(夏)、科普之庭(秋)、风雅之庭(冬)五个花园形成景观节点,把时间和空间完美组合,植被花果设计体现中国传统农业文化: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五座教学楼:秉文楼、茂行楼、正则楼、灵均楼和博艺楼,楼名之中蕴藏“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学校打造“雅行德育”的内涵。

540f4b9b96524b49a6353d33eef5b1be.jpg

健康成长的乐园 

门厅两侧的连廊丰富的布展:师生笑脸、朝前师生誓言、五育融合主题活动、艺术特色、科技教育等等,处处呈现出会说话的连廊。朝前书苑仿诚品书店的开放式布局,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无忧无虑地畅游在书海之中。博雅堂仿清华大学礼堂设计浑然一体的穹顶,内藏星空穹顶,寓意“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少年科学院室内三层楼高立体超大的空间布局,是学生参加科技社团活动的智创中心。青砖红瓦风格的校史馆根植江南水乡大地之中,叙说着我校1958年建校至今的一个个发展故事。

c36eb8252ab24118a1f5681715f59ec8.jpg


2、文化“共创”—师生家长的精神追求和行动力量

朝前路实验学校坚持传承中创新,全面战略规划,顶层设计。赓续“明德厚学、自强不息”校训,秉持“博雅教育、奠基人生”办学理念,凝练“三风”:“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风,“有德、有识、有爱、有道”的教风,“乐学、乐思、乐创、乐进”的学风。设计小博小雅学生卡通形象,原创校歌《微笑朝前》,践行朝前师生和家长誓言。

5fd6656254b14d2282cba6ecd64e085d.png

教师团队“共创”文化:“积极主动、温暖互助、高效沟通、追求卓越、微笑朝前”。组织发动老师共同参与校园文化设计,开展“三风”建设的探讨和研究,通过学习、反思,把理论渗透、融入到课程中、课堂中。我们精心设计教师风采文化展示墙,让老师们通过榜样的熏陶,形成“有德、有识、有爱、有道”的教风。

999984c8db704604a7b58881a3915ccd.jpg

师生和家长共创誓词共同宣誓,共创校歌齐唱校歌,过程中呈现每一位朝前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和主人翁精神。学校充分发挥每一位师生和家长的力量,以生为本,五育融合,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博知识、优雅行为、思辨能力和全球视野”的新时代少年。通过“朝前新时代好少年”和朝前“四有”好教师评选和事迹宣传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树立典型示范,在平凡人、寻常事中挖掘、凝练、弘扬核心价值观,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切实做强朝前“科技属性”

朝前路学校以“面向全体、持之以恒、追求创新、融于课程”为目标,采取传承传统科技项目,力求面向全体学生;着重培养科技师资队伍,争创科技融于学科课程;积极探讨适合项目、孵化落地社团课程;抓住竞赛机遇、以赛促学寻找差距等方式,来开展学校的科技特色教育工作。

学校成立“科创中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科创中心”是将科创、科信、科技相融合,通过小组研讨、课程实践、专题培训、教学研讨、师生通训、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壮大科技特色队伍,促使教师在与他人的互动合作交流中提升科技素养,向高信息化、管理力、评价力和创新力方向发展。

370a211a1ec9407c98ba415230fd814f.jpg

优化学科课程,渗透科技教育。我校采用1+X课程结构,充分利用学校特色教育专用场馆(少年科学院、科创中心、极地科普馆)、利用特色教育校本教材、利用新型科学技术(激光雕刻、3D打印等)、利用新型材料(智能掌控板、瓦楞纸、可编程无人机、滴胶等)开发我校的科技特色课程,让学生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有X个可选的科技特色社团课程,进而满足学生的课后实践活动。

15075492450440c2b7c7a1d9e4470958.png

搭建八大平台,确保落地实施。搭建阅读平台,培养学生兴趣;搭建交流平台,体现学生主体,相互启智;搭建竞赛平台,以赛激励,以赛促学促进;搭建实践平台,建设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搭建展示平台,秀科技作品,展示风采;搭建学习平台,激励科技探索欲望;搭建融学平台,融合多学科元素,感受立体多元科技文化;搭建课程平台,系统整合实施。


4 、精神引领,制度保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参与度、活跃度决定了校园文化的格局与高度。朝前路学校重在精神引领、制度保障,通过丰富活动满⾜学⽣的需求,发挥学⽣的主体作⽤。

a7615deda1574ca5b93c4b27005f4a0f.png

重在精神引领,营造幽雅之境。校园环境布置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佳的教育契机。学校景观设计充分融入学校文化,与学校课程融合,学校着力打造“三园文化”处处彰显“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处处给学生以教育的影响和艺术审美的熏陶,构筑着影响孩子一生的文化根基。在这里,师生共创,精心设计,全员布置文化环境,倾力为这里的学生打造理想的学习成长空间。绘本馆是触手可及的阅读;走廊是学生作品的“show场”;地面可以释放游戏的天性;教室是充满爱和创造的“家”。这里会“说话”的墙壁,会“游戏”的地砖,会“讲故事”的门窗,无不是教育理念的引导和熏陶,无不是教育行为的无声解读。

03cb7fa6298d4d38aad11139b57d2cbc.jpg

朝前路实验学校践行“博雅教育”,追求的是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全面素质教育。一墙一面,一角一落、一标一牌,都是具有持久影响力的完整的“人”的教育。每一个朝前少年将在这样的空间里耳濡目染,举手投足变得优雅,对世界的认知变得多元,文化的种子悄悄种植在心里,不断探寻自我,自由地生长出属于自己的姿态和能力,抵达一个独特而素养平衡的人生。

重在制度的保障,培育优雅之礼。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人受用终身,培养少年儿童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德育处制定了学生常规考核细则,主要括卫生防疫、文明礼仪、眼保健操、午餐、路队、课间活动(广播操和升旗仪式)等。班级每周养成教育能结合“八礼四仪”开展教育,重点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做到勤检查、勤反馈,督促整改。

ae172f47f0084d5b8898d486123621b5.jpg

学校结合文明校园创建常态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联系社会生活,利用晨会、班队会课,开展主题为“用家常话讲清大道理”“用小故事讲好新思想”的系列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用学生听得懂、乐于听的方式引导他们思想上的认知认同,并从学习生活中遵循践行,从而达到培育学生与核心素养相关的思想品德、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以及自主发展、责任担当、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朝前路实验学校编写了一册《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指南》,其中包含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家校合作联系制度、校园伤害事故处理制度、学生请假制度、学生大课间活动制度、升旗仪式规范制度、晨会、班队会课实施规范、教师护导制度、教室环境卫生规范要求、班主任安全管理制度、班主任常规管理工作职责清单等,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保证了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此外,学校还组织班主任学习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条例,保障和规范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学生品格提升提供了保障。

21da9ad2b96a4d3b8b4bd8c711e13dbe.jpg

重在活动的丰富,提升悠雅之趣。为了更好的营造向真、向善、 向美、 向上的浓郁校风,激发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秀出多面的自我风采,学校在组织“月德育”主题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各种“雅行之节”。亲子阅读节,让阅读陪伴成长、浸润童年,收获习惯;国际文化节,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世界小公民;音乐节,释放童真童趣,绽放学生独特魅力;美术节,学生用画笔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艺术节,展示学生的艺术特长,提升学生的优雅形象;体育节,带给学生们阳光健康的精神状态,强身健体展示青春的力量之美;心理节,传播心理正能力,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科技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双语节,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情趣等综合能力……丰富的活动,使校园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总结,收获自信,收获快乐、更收获成长。

终审:沈莉莉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