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提质增效——记我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研组、备课组会议
学期收官日,教研正当时。6月29日下午3点,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初中部召开期末教研组、备课组工作总结会,各学科教研组长带着一学期的硕果齐聚一堂。教务处处主任朱丽勤老师全程参与,与教学骨干们共话教研新篇。教务处方红老师主持本次会议。
一、 团队分享
语文组——深耕细作,润物无声
本学期,语文组坚持“以研促进、以规促教”,每周四定期开展备课组教研活动,双周进行教研组研讨,聚焦教学进度、方法及问题解决,确保课堂高效有序。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展示及评课活动来开拓思路,提升教师们的教学实践能力。
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语文组开展学科特色活动,如征文比赛、朗诵选拔、夏日诗歌硬笔书法展、课本剧改编等,让学生在趣味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同时,语文组注重读写结合,利用晨读、专题训练及大小周检测制度(单周知识反馈、双周作文训练),夯实基础,提升语文能力。
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语文组通过理论学习、优秀课例研讨、课题研究(1个区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1个校级课题获奖)以及撰写论文(17篇),来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师的专业性。此外,师徒结对活动,大小周评课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展望未来,语文组将继续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信念”,严抓日常教学,探索分层教学,兼顾后进生转化与优生培养,努力让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自信与成长。在教研路上,语文组全体教师将携手同行,在教育的沃土上深耕不辍。
历史组——鉴往知来,砺行致远
本学期,历史组在教学常规方面,坚持“集体备课、精准施教”原则,主备人提前一周准备教案,全组教师围绕教学目标、重难点展开深入研讨,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设计。特别是针对中考备考,教研组深入研究课标和苏州历年中考题型,通过构建知识体系、专题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
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历史组取得丰硕成果:姚爱华、倪天奕老师分获区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施宇峰老师完成中考地图建设任务;倪天奕老师发表3篇论文并获奖2篇。组内积极推进AI技术应用,为课堂教学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个性化教学。
展望新学期,历史组将重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特别关注青年教师;深入研究课标要求,探索多元化评价方式,让历史课堂焕发新活力。
生物组——深耕课堂,探微求真
本学期,生物教研组每周固定开展集体备课,在统一进度基础上鼓励个性化教学,逐步完善学历案教学体系。面对新课标实施,老师们主动研究课标、参加网络培训,还组织跨学科实践活动,推动课堂教学革新。
教学成果方面,初二生物会考合格率比去年大幅提高。袁诗婷老师在区级公开课和基本功竞赛中表现出色,斩获区一等奖。此外,组内老师坚持教学与教研结合,课后及时反思,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提升专业水平。
新学期,生物组计划:1、充实学历案资源库,打造易加精品教学案例;2、优化课程安排,加强实验教学,开发特色课程;3、探索 AI 技术融入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全组教师将继续团结协作,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不懈努力。
英语组——创新实践 提质增效
本学期,英语教研组在教学常规方面,全组教师每周开展集体备课,通过单元知识点整合教学,形成了系统的教案、学案和配套练习体系。以初一为例,每周备课组都开展专题研讨,并与兄弟学校联合举办“新教材同课异构”活动,来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在教学研究方面,英语组本学期共开展7次公开课和2场市区级示范课,围绕“情境教学”、“语法创新”等主题组织了8次教研活动。这些活动提升了教师教学技能,改善了课堂教学,提升了三个年级的英语平均分,其中初三进步尤为显著。
英语组在教师专业发展上亦硕果累累。全组教师参加培训12次,参与率达100%;发表论文10篇;闫素华老师主持的区级课题进展顺利。通过师徒结对制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新学期,英语组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分层作业设计、数据分析指导教学等举措,让我校英语教学再上新台阶,为学生奠定更加坚实的学科基础。
二、朱主任总结讲话:凝心聚力再出发
在期末教研工作总结会上,朱主任深情回顾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组长们肩负着引领教学改革,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发展的三重使命!”
朱主任充分肯定了本学期取得教学成果:AI课堂评价系统全面落地,教学指标的数据采集为教学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跨学科课程实现突破性进展,成功举办苏州市“学科融合,协同育人”展示活动;教师梯队建设成效显著,6人获区优质课二等奖,18人次获区级奖项;学生竞赛辅导机制完善,斩获省级奖项103人次。
针对下学期工作,朱主任提出五点要求:一要深化AI技术应用,推动评价数据真正服务于教学决策;二要完善跨学科课程体系,打造特色品牌项目;三要优化作业管理机制,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四要加强教师梯队培养,力争在更高层次竞赛中再创佳绩;五要提升教研实效,开展主题化、系列化的深度教研。
“教育质量是立校之本,而质量提升的关键在课堂。”朱主任特别强调,各教研组发挥纽带作用,通过扎实的组内研讨和协同备课,深挖教学潜力。同时要提前谋划下学期工作,精心准备精品课例,科学规划学科主题月活动,严格把关每堂课的质量,为学生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最后,朱主任勉励全体教师保持“归零心态”,以技术赋能推动教学变革,以机制创新激发教育活力,共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为本学期画上圆满句号,为下学期开启崭新篇章!
一审一校: 韩梦姣
二审二校: 朱丽勤
三审三校: 张 政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