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手机版

课题成果鉴定书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03 14:52:16 浏览次数: 【字体:

市别__重点__

编号“十四·五”_Sjh【0366】

苏州市教育学会“十四五”

教育科研课题成果鉴定书

 

 

 

 

 

 

 

 

课题名称 “五育融合”视域下  

学校课程实施的创新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    沈菊芹       

课题所在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            

鉴定形式   集中现场鉴定      

鉴定单位   苏州市教育学会  

鉴定日期   20241213 

 

 

 

苏州市教育学会秘书处

2024.10

一、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程实施的创新研究

类别

重点

立项时间

2021.12

课题批准号

“十四·五”Sjh【0366】

课题第一负责人

沈菊芹

课题第二负责人


联系电话

13914071722

联系电话


课题所在学校

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

联系电话

0512-65917089

邮政编码

215121

二、课题组核心成员名单

(根据核心成员的个人研究贡献排序,确保与课题结题申请表信息一致)

姓名

年龄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对课题主要贡献及个人成果

张锴

50

党总支书记

朝前路实验学校

整体方向把握和指导、支持

顾婷

32

教导主任

朝前路实验学校

跨学科课程架构

许蕾蕾

33

德育主任

朝前路实验学校

德育课程架构

朱文倩

28

教研组长

朝前路实验学校

英语课程实施

吴超

36

教研组长

朝前路实验学校

语文课程实施

李伟

42

教研组长

朝前路实验学校

数学课程实施

韦沁

38

德育主任

文景实验学校

语文课程实施

张星星

36

教师

文景实验学校

德育课程实施

三、课题主要成果简述(可另附纸)

课题研究的相关理性认识

朝前路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博雅教育 奠基人生”,培养具有“广博知识 优雅行为 思辨能力 全球视野”的新时代少年追求的正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融合发展的素质教育,是具有持久影响力的“全人”的教育。

在基础教育改革大潮中,本课题正是基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由这种强烈的时代召唤和现实问题驱使,着力研究如何打通“五育”的内在联系,在学校课程实施中,探索五育融合的途径和实践,推动教师创新育人理念,充分发挥五育综合协同育人的功效,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融合发展,多样化个性发展,真正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时代新人。

主要实践经验

    1.重构了学校学科融合课程体系

 本课题研究,推动了学校博雅课程在1.0版本基础上进行了升级重构,在“五育融合”视域下更多地探索和研究学科的融合,让单一学科融合教学和跨学科融合教学研究和实践一步一步走向深入,推动学校学科融合、知识融合、方法融合和价值融合的教学方式变革,全科视角,全域培养、全程经历,形成“五育融合”的教学经验,呼应了新课程改革的时代需求。

2.开发了校本“雅行课程”和“家校社合作”课程

本课题研究,基于学生现实,推动了“雅行课程”和“家校社合作”两个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落地实施,以德育带动五育发展,以校外实践拓展五育融合育人的时空,联合社会、家庭和学校资源,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打通,进一步丰富了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程实施的路径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升综合育人价值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3.创新了基于信息技术支撑的多元评价方式

五育融合”视角创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除了借助园区易加平台综素评价学校还参加了SEED(学生综合评价与发展平台)应用试验,通过报告在学生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综合数据分析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以评价推动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课程实施创新

教育教学实效

本课题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效,为学校课程实施带来全新视野,系统提升,辐射面广,影响广泛,打造“五育融合”育人新生态实现育人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融合发展,多样化个性发展。“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程的实施创新案例在省内外多所学校参观团和教育工作活动中专题交流;学校作为苏州样本在“教育强省建设百校行”之“教育现代化30周年”活动中进行全面展示,人民日报、光明网等十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中国德育》《中小学德育》《德育报》分别刊登彩页宣传,对学校课程实施做专题访问,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和品牌效应,展现了强大的可推广性和借鉴性。

四、课题主要成果目录及附件(可另附纸)

 

 

(一)鉴定成果主件:

1. 课题成果资料主件即结题报告文本稿(一式五份);

2. 成果鉴定书文本稿(一式份);

3.与课题关键词密切相关的省级级以上发表的论文完整复印件(两篇)。

(二)鉴定成果附件:

发表:

雅行课程”:育人重在育品》张锴 沈菊芹 苏州工业园区朝前路实验学校 中国德育杂志社出版 202212月发表于《中国德育》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3010 国内刊号:CN11-5338/G4

家校社合作”校外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沈菊芹 苏州工业园区朝前种实验学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2310月发表于《江苏教育》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 -6009 国内刊号:CN32-1410/G4 邮发代号:28-12

 

获奖:

202212雅行课程”:育人重在育品》在第五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德育创新论坛中被评为“优秀成果”。 (长三角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联盟 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

 

五、鉴定组专家名单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现从事专业

 

禇天生

副会长

苏州市教育学会

教育研究


衡炳锋

秘书长

苏州市陶行知研究会

教育研究


徐燕萍

副校长

苏州市平江中学

教育研究


六、专家组鉴定意见概述

 

 

 

 

该课题选题具有时代性、导向性和有效性,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课题研究方向明确,立足学校实际,聚焦学生发展;研究过程扎实,包括对理论研究价值的追寻、单学科和跨学科五育融合的创新实践、学校雅行德育课程和家校社课程的开发等;研究成果丰富,不仅有过程性的成果,还有多篇研究成果发表。建议通过育人实践进一步检验研究成果的价值,进一步推广研究成果为学校育人提供学习与经验借鉴

 

请勾选:通过鉴定  成果优秀  修改后重新鉴定

鉴定组组长(签名)                  

                                               

 

 

七、鉴定单位意见

 

 

 

 

                              

 位(盖章)                 

                                                    

八、审批意见

 

 

 

 

        苏州市教育学会签章:

                                         

: 一、鉴定书“七、鉴定单位意见”是指县市(区)教育学会或组织鉴定单位(学校)意见

二、课题结题上报材料

1.课题结题申请表 2.课题立项证书、课题重要事项变更申请表批复件(如有变更)等

3.研究报告 4.成果鉴定书 5.课题研究成果佐证材料 6.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

上述六类材料按序标号,由申请结题的课题组负责完成,在通过成果鉴定后以电子材料方式上报各市(区)学会,文件夹命名格式统一为“课题批准号+研究单位+负责人+研究主题关键词”。


终审:朝前路实验学校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