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网

初高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手机版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课题研究学期汇报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17 09:44:48 浏览次数: 【字体: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课题研究学期汇报表

· 课题名称

“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程实施的创新研究

· 课题级别

苏州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重点)

· 课题负责人

沈菊芹

·      主要成员

张锴、顾婷、许蕾蕾、江晨晨、韦沁、张星星

·          学期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          课题总起讫时间

20  2021.10-2024.10

学期主题工作

1.           1.学校课程五育融合内涵研究:课题立项以来,学习了大量关于五育融合的历史文献资料,对学校课程现状进行调查,解读政策,厘清“五育融合”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为实践找到相应的理论支撑。

2.            2.开展单一学科和跨学科课程“五育融合”实践研究

3.            从单一学科“五育融合”入手,通过课堂实践,在课程学科中挖掘“五育融合”价值点,捕捉学生“五育融合”成长点,实现真正的融合课堂。每月最后一周,设为学校“跨学科学习周”,通过学科组合项目化学习的形式,探索五育融合的途径和实践。

4.            3.校本特色课程“五育融合”实践研究

5.            学校立足区位特点,高位统筹谋划,打破校园壁垒,拓展社会资源,链接生活,“请进来”的同时,让学生“走出去”,把“家校社合作”校外课程系统化、序列化、常态化地实施,有效丰富学校课堂,开启校内校外双轨道,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构建“五育融合”育人新格局。

· 阶段性成果

      1.“五育融合”文献资料一套;

2.“五育融合”校本特色课程案例一本

3.“五育融合”校本特色课程微视频一部

    4.“五育融合”学校课程创新实施相关论文一篇

·      下学期打算

 

1.  

1   1按月开展丰富的课题研讨活动。按照专家建议清晰定位 ,精准研究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组成员一边研究,一边思考,一边写作,把课题研究做得扎实,做出成果。

2.  2.以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大单元教学、学科实践活动为依托,开展“五育融合”式的课程实践模式探索,真正通过课程引领学生全面而融合地发展。

    3.创新“家校社合作”项目,充分挖掘区域资源,拓展学习的边界,让“五育融合”式的课程学习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绘制资源地图,出台课程清单,设计课程范式,编写校本教材。

4.  4.阶段研究成果进行整理汇编,收集课题研究“五育融合”课程实施论文、项目学习案例、课堂教学案例、视频、照片、学校协作联合育人机制文件等,进行成果展示,邀请专家进行成果鉴定。

 

 

意见或要求

 

教发中心

意见

·         

·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                                                           年   月    日


终审:yangyong1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