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课题组例会活动记录
(2022 --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研究( 11 )月例会活动记录
2022 年 11月 3 日
课题名称 | “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课程实施的创新研究 | 主持人 | 沈菊芹 | |||
预结题时间 | 2024.10 | 上期活动成果 | / | |||
本次研讨主题 | 开题论证会 | |||||
活动时间 | 2022.11.03 | 活动地点 | 三楼党建室 | |||
参加人员 | 五晨光、陈建先、课题组成员 | |||||
活动内容安排 | 1. 课题开题汇报:沈菊芹 2. 王晨光和陈建先两位专家对本课题进行了细致的指导。 专家的点评意见整理如下: 一、两大优点: 1.课题选题聚焦热点,回应教育现实。 “五育融合”是当下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课程实施也是“五育融合”如何落地的现实途径,本课题研究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2.课题报告有水平,文本表达规范。 从本课题的开题报告看出,负责人做了大量而充分的基础性研究,在研究内容子课题的设计上符合逻辑,思路清晰。 二、四大建议: 1.立足于学科。 “五育融合”的研究还是要先立足于学科本身,在掌握学科本身教学特质和要点的基础上,展开融合,更符合教师的实际。 2.组织不同层次的培训 课题研究和实施是一个漫长而具体的过程,需要阶梯式组织老师们进行培训学习,邀请专家进校指导,开展课题组沙龙研讨等,并设立激励机制,引领老师们积极参,提升认知与和实施水平。 3.题目可以更精准。 建议题目可以缩小范围,如《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博雅”课程实施的创新研究》或者《指向“五育融合”的学校课程重构与实施研究》,更深入地针对性开展研究。 4.开题以后研写同步走。 课题组成员要一边研究,一边思考,一边写作,可以以《指向“五育融合”的单学科课程建构与实践》等为题开展论文写作,把课题研究做得扎实,做出成果。 本课题将按照专家建议清晰定位 ,精准研究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写同步,期待结出硕果. | |||||
记录人 | 许蕾蕾 | 报道人 | 范红瑞 | |||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