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阶而上筑根基 接续而行拓新程
暮春时节,绿意盎然。为深化初高数学教学衔接研究,构建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4月10日下午,星湾教育集团初中数学优师共同体成员下午汇聚一堂,开展本学期第二次研修活动。出席本次研修活动的有共同体所有成员,朝前路实验初中部数学组全体成员。研修活动分为三个方面:课堂展示、说课评课、专家讲座。
一、课堂展示:在知识衔接处播撒思维种子
共同体中的周青松老师带来一节《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展示课。周老师利用上周学生社会实践才去过的苏州博物馆为契机,抽象出几何图形中的基本要素:点、线、面。接着让学生过定点任意画直线,观察作出的直线有何不同,并思考可以用哪个量刻画直线的方向?顺势提出倾斜角的概念,并启发学生将倾斜角进一步代数化,最后由同一对象的不同刻画方式有某种联系出发,提出一般性问题。本节课展现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课堂互动频繁,学生积极思考,有效掌握了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课程设计合理,内容丰富,既有理论深度,又紧密联系实际,是一堂高效且富有启发性的数学课。
二、研讨升华:于教学融合中凝聚育人共识
在周老师分享完教学情况后,共同体领衔人高银霞老师和共同体成员、朝前路初中部数学教研组就本节课进行分享交流。共同体成员薛文武老师就本节课的深度和广度作了详细的补充。他首先肯定了周老师的课兼顾知识连贯性与思维进阶性,通过鼓励性评价和精讲精练,点燃学生持续探究的热情。共同体成员顾君老师则从周老师的选题上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提出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分别从形和数刻画了直线的方向,为以后方向向量的工具性做好铺垫,也是更好地理解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思路。最后高银霞老师提出,周老师的课从现实情境出发,从方法、思想等角度建立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对笛卡尔的介绍,渗透了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解析几何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其他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专家讲座:在专业修养中升华储备潜能
范世祥老师做主题为《基于高中数学视角的初中数学教与学》,从几道高考题开始引入,介绍了初高中数学多角度的贯通。强调了把握中学数学内容体系;关注中学数学思维方式;强调关注数学结论的本质。课堂教学并不在于传授学生记忆结论公式,而在于理解其内涵,明确其意义,掌握其功能。遵循中学数学育人规律,从教学真正转化到研究的视角,做好平时的教学工作,做到三好老师。最后,范老师提给初中老师的总体建议是:整体把握教材,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适当拓宽;关注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准确简明表达能力的促进,日常关注知识形成过程,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授予正确的学习方法。总之,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联动协作,才能更有效结合在一起,避免严重的断层现象,才能最终有利于我们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四、结语:以教研之笔,绘就育人长卷
从课堂上的思维启迪到研讨中的智慧共鸣,共同体全体数学教师共同经历了一场关于“衔接”的深度思考。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接力,初高衔接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成长的对话。此次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实践探索的平台,更在全体参与者心中种下了“贯通育人”的种子。
共同体成员和朝前路全体初中数学教研组将继续以教研为舟,以协同为桨,在初高一体化的育人航道上深耕细作,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知识的连续体中汲取成长的力量,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培育理性思维、涵养科学精神的沃土。
一程春色染朝廊,数理衔枝论短长。
伏案千回寻断点,凝神几度辨微芒。
直线暗引思维渡,数形轻抛逻辑缰。
最是登高阶上月,清辉已照朝前园。
一审一校:高银霞
二审二校:杨勇
三审三校:张政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